父親和大伯交惡多年!弟弟餓到昏厥「媽媽叫我去大伯家借米」 父親「一打開米袋」滿臉不敢置信

家裡已經沒東西可吃,弟弟餓得渾身沒力,母親只能叫我去大伯家借米。我嚇得瞪大了眼睛,大伯和我們家有矛盾,幾乎是像仇人一樣。我心情複雜來到大伯家,沒想到大伯真的借了10斤大米,甚至說不用還!母親打開米袋子,看到裡面一塊黑乎乎的不明物體,頓時嚇得叫出聲:「天啊,這是什麼東西…」


Advertisements

1980年的春天,家家戶戶的日子都不好過,家裡的糧食早在三天前就見底,母親將最後一把米煮成粥,分給了我和四歲的弟弟小海。自從半年前父親在工廠操作失誤,從機器上摔下來摔斷腿,他就再也沒去工作,整天不是躺在床上嘆氣,就是拄著拐杖去買酒喝。「明天,你帶著小海去趟大伯家。」我猛地抬起頭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母親打斷了我,語氣裡帶著少有的嚴厲:「小海快餓壞了,我去娘家借了三次,他們也不願再借了…」


Advertisements

大伯家和我們家的關係、是連鄰里之間都知道,自從爺爺去世,父親和大伯就再也沒說過一句話。每次碰面,都會像陌生人擦身而過。母親看出了我的顧慮,輕輕撫摸著我的背:「阿福,再怎麼說也是你親大伯,他不會虧待自己的親侄子。」隔天一早,我和母親都起很早,母親給我們穿好衣服,又在小海的口袋裡塞了幾顆糖:「趁你爸還沒醒,你們快去快回。」母親叮囑道,又把一個布袋子塞進我的懷裡。


走到大伯家門前,我的心跳加速,院子傳來說笑聲,大伯一家正在吃早飯。我深吸一口氣,輕輕地推開了半掩的院門。大伯的兒子小勇最先發現了我們,他比我小兩歲,但看起來比我壯實多了。「爸,有人來了!」小勇大聲喊道,大伯皺著眉頭打量著我和小海,他比父親高大許多,臉上的線條也更加堅硬。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看著大伯,心裡既害怕又好奇。「你是…阿德家的大女兒?」我點點頭。

Advertisements


「你們來幹什麼?」大伯的語氣沒有明顯的敵意,但也稱不上友善。勇氣像潮水一樣退去,此刻我多麼希望自己沒有來。我看了看弟弟蠟黃的笑臉,終於鼓起勇氣:「大伯,我…我媽讓我來,想借點米,家裡已經三天沒東西吃了。」話一出口,我就後悔了,這話聽起來像是在埋怨大伯、不管我們死活,我趕緊補充:「等爸爸的腿好了,能工作了,我們一定會還的。」沉默了片刻,他站起身來,我緊張看了一眼大伯母,她對我笑笑,示意我跟上去。

Advertisements


大伯的倉房在院子後面,是一間小石屋,大伯從一個大麻袋裡舀出米,裝進了小布袋。「十斤夠嗎?」大伯問道,手上繼續裝米,我驚訝地瞪大了眼睛,十斤米!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。我們一家三口,一天也就吃半斤米,10斤米足夠我們吃20天了。我接過米袋沉甸甸的,心裡湧起一股暖意。大伯並不像父親說的冷漠無情,我鼓起勇氣抬頭看著大伯:「謝謝大伯。」大伯猶豫了一下,伸手摸了摸我的頭:「回去告訴你爸,米不用還,如果家裡有困難,可以來找大伯。」


回到院子,大伯母已經給小海倒了一碗熱粥,小海正狼吞虎咽地吃著,大伯母又給他包了兩個饅頭:「帶著路上吃,記得分給你姐姐一個。」離開大伯家時,我的心情複雜極了。大伯與父親描述的形象完全不同。我開始懷疑,當年的矛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為什麼親兄弟會變成現在這樣?就在我們快到家時,一個意外的發現、讓我停下了腳步。從米袋的一角,露出了一個小紙包,我小心把它拉出來,發現是一封信,信封上寫著「阿德收」——阿德是父親的小名。

Advertisements


回到家父親已經醒了,正坐在院子抽煙,看到我們背著米袋回來,他的臉色立刻變得陰沉:「你們去哪了?」父親提高了聲音,把煙頭狠狠地按在地上,我低著頭,不敢看父親的眼睛:「去大伯家借米了。」父親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,他一把抓過我手中的米袋、像是要扔掉。最終還是鬆開了手,拄著拐杖轉身進了屋。母親鬆了一口氣,把米袋拿進廚房,碰巧拿出了一樣東西——用油紙包著的黑色物體。


母親小心地打開油紙,一股濃郁的香味立刻瀰漫在廚房。那是一塊臘肉,我和小海不由自主吞口水,已經記不清上次吃肉是什麼時候。「還有這個!」我把那封信拿出來,遞給母親。母親看了看信封,臉色變得凝重起來,甚至手都開始抖了。她嘆了口氣,拿著信封走出了廚房。突然!外面傳來父親的怒吼聲:「拿走!我不要他的施捨!」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